一、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辣椒属于喜温蔬菜,种子发芽适温25~30℃,低于15℃时难以发芽。种子萌发后在25℃时生长迅速,但极纤弱,需降低温度至20℃左右,保持幼苗缓慢健壮生长。幼苗期适温白天23~27℃,夜间 15~20℃。初花期植株开花授粉的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15℃时难以授粉受精,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C,花器官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受精而落花,果实发育和转色需求温度25℃以上。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大果型品种往往比小果型品种更不耐高温。
2、光照:辣椒对光照的要求因生育期而不同。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容易萌芽,而幼苗生长时期则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辣椒的光饱和点约3万~4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过强的光照不但不能提高同化速率,而且会因强光伴随高温而导致落花、落果,因此夏季栽培辣椒常与玉米间作,适当遮阴以获得高产。早春栽培光照常常没有达到辣椒的光饱和点。在弱光下,幼苗节间伸长,含水量增加,叶薄色淡,适应性差;在强光下,幼苗节间短粗,叶厚色深,适应性强。辣椒为中光性植物,只要温度适宜,营养条件良好,不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能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但在较短的日照条件下,开花相对早些。
3、水分:辣椒是茄果类蔬菜中较耐旱的植物,尤其是小果型辣椒品种比大果型的甜椒更为耐旱。幼苗期需水不多;初花期需水量增加;特别是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水分供应不足,果实膨大速度慢,果面皱缩、弯曲、色泽暗淡,甚至降低产量和质量。在幼苗期,如空气湿度过大,容易引起病害;初花期湿度过大会造成落花;盛果期空气过于干燥对于授粉受精不利,也会造成落花落果。
4、空气:辣椒根系对土壤含氧要求较高,如果土壤通气不良,就会影响根系呼吸,限制根系对水分与养分的吸收。因此,应选择通气良好的土壤,实行高垄栽培,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5、土壤:辣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土、壤土、黏土等不同土质上都能生长。但以透水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为好。辣椒对土壤酸碱反应敏感,在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适宜pH5.6~6.8。
二、辣椒早春大棚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耐弱光,高产,商品性强的品种。
2、育苗:长江流域采用冷床育苗在10月份播种,若采用加温育苗可12月前播种。
种子播种前处理: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对种子做消毒杀菌处理,可以降低苗期和生长期的病虫害,同时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具体方法是:种子先在55℃的热水中浸种10~15分钟,保持水温稳定并不断的搅拌,然后让水温自然降低到20℃的常温下浸种4~6小时,种子吸足水分后即可催芽或播种。
育苗建议采取假植育苗的方法,即种子先集中进行撒播出苗,待种苗有3~4片真叶时再假植到苗床进行集中管理。这种方法可以促苗齐苗壮苗、节省种子用量且易于管理。
播种后苗床做好保温保湿的措施,出苗后及时揭开地膜,待种子出苗整齐后用恶霉灵防治一次猝倒病。苗期苗床浇水见干见湿,控制好湿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冷床育苗应注意寒流来袭而造成的冻害。种苗移栽前需要进行炼苗处理,即移栽前一周加强通风降温使苗床的温度同移栽地块的温度相近,提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增强抗逆性,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苗期对养分的需求较少,不要施入过多的化肥以免引起肥害。
3、地块选择和整地:
生产地块需要选取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尽可能选择三年内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农田。
翻地前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千克,4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然后进行翻耕。1.4米包沟开厢,沟宽0.4米,厢面宽1米,大棚栽培沟深20厘米,然后盖好地膜打孔。
4、移栽及移栽后管理:
选择连续晴天的天气移栽,单株栽培,株距35~45厘米。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并关好大棚保温三到五天,之后观察天气变化,遇到倒春寒天气做好保温并在白天中午适当的通风换气。晴天气温达到20℃时棚室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以免棚室温度过高而灼伤辣椒叶片。
5、生长期管理要点:
①及时摘除门椒(花):门椒(花)在早春易受低温天气影响而发育不良,容易出现僵果、畸形果,减弱植株的营养生长,宜及时摘除。
②整枝打叉:辣椒生长前期容易长侧枝,及时整枝可增加整体产量,并延长采收期。具体方法是:在辣椒**朵花开花后,将**分枝以下的老叶及侧枝全部打掉,后期生长枝叶非常的茂盛,可将两行植株间向内生长或长势较弱的分枝剪掉,使营养集中供应,并减少落花落果的发生。
③水肥管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均需做到以促为主,保证水肥的供应。辣椒开花前需保持土壤的湿润,适当用些高氮型的冲施肥或者清粪水进行提苗促长。开花挂果后需要充足的肥水条件,一般每10~15天或每采收两批使用高钾型冲施肥随浇水进行冲施追肥,以保障挂果期的营养需求。
④搭架绑蔓:辣椒开花后需要用竹竿或者吊绳及时搭架绑蔓,以免挂果过多导致植株倒伏。
6、辣椒病虫害防治:
对于辣椒病虫害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早春辣椒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灰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炭疽病、晚疫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蝼蛄、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白粉虱、蚜虫、蓟马、螨虫等。
三、露地辣椒栽培管理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2、育苗技术:
①育苗床准备:尽可能选择三年内未种植过茄果类的地块,翻耕后做苗床,苗床宽度1.2米,苗床之间留够操作行。播种之前苗床需要浇透底水,浇透水之后用恶霉灵喷洒苗床杀菌消毒。
②播种:待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辣椒种子需要撒播均匀,撒种时可以拌些细沙或者基质等方便撒均匀。播种后用细土或者基质均匀盖0.5~1厘米厚,不可使种子暴露在苗床表面。播种完成后盖地膜
保湿,同时增加小拱棚保温。
③播种后管理:首先需要重视温度管理,在晴天天气苗床需要做遮阴处理,可以白天用遮阳网覆盖下午揭开遮阳网见光。种子出土后及时揭开地膜,待种子出苗整齐后用恶霉灵防治一次猝倒病。出苗后控制好苗床的湿度预防猝倒病的发生。种苗移栽前需要进行炼苗处理。苗床一般不提倡使用农家肥和化肥,若操作不当会降低种子芽率。
3、地块选择和整地:生产地块需要选取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尽可能选择三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农田。
翻地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千克/亩和三元复合肥50千克/亩然后进行翻耕。1.3米包沟开厢,地块四周挖好排水沟,厢面覆盖黑色地膜,打孔待栽。
4、移栽:单株栽培,辣椒有8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工作,时间选择晴天下午或者阴天天气移栽,株距35~45厘米。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移栽一周后观察植株成活情况和土壤湿度,并及时进行补苗或补水工作。
5、生长期管理要点:
①整枝打叉:辣椒枝杆长的茂盛,及时整枝可增加产量,延长采收期。具体方法是:在辣椒**朵花开花后,将**分枝以下的老叶全部打掉,以利通风透气,后期生长过程中如果枝叶茂盛的,可将两行植株间向内生长并长势较弱的分枝剪掉。
②水肥管理:辣椒整个生长期间需要土壤湿润,但忌田块积水和排水不畅。辣椒开花前需保持土壤的湿润,适当用些高氮型的冲施肥或者清粪水进行提苗促长。开花挂果后需要充足的肥水条件,一般每10~15天或每采收两批使用高钾型冲施肥随浇水进行冲施追肥,以保障挂果期的营养需求。
③搭架绑蔓:辣椒开花后需要用竹竿或者绳子进时搭架绑蔓,以免挂果后植株负担过重或者风雨天气造成植株倒伏,降低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④病虫害防治:辣椒生长期间重点防治病毒病、晚疫病、炭疽病、青枯病和蚜虫、螨虫、蓟马、烟青虫、夜蛾等病虫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每10~15天轮换用药对辣椒以及周边菜田统防统治。喷药时间以晴天下午4点后或者阴天天气为宜。
四、秋延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秋延辣椒会经历前期高温后期低温的气候变化,且生长前期雨水病虫较多,后期生长缓慢甚至停滞。秋延辣椒如何高效管理,可以参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高产高品质,抗病性强的品种。因为前期温度高,蚜虫等刺吸式害虫危害严重,使得病毒病发展比较迅速,所以对品种的抗性有一定的要求。另外早熟的产品可以在前期挂果更多为高产打下基础。
2、土壤选择:辣椒重茬种植时死颗现象比较突出,尽可能选择三年内未种过茄果类,土壤疏松,易排易灌的地块。
3、播种育苗:长江流域秋延辣椒在6月底至7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秋季育苗的关键是防烈日大雨等自然灾害,因此必须在棚室中进行,并且借助遮阳网进行遮光管理。秋季辣椒定植时正遇高温期,如采用一般的土床撒播方法育苗定植移栽时,对根系的伤害很大,移栽缓苗时间长,成活率难以保证,所以必须采用营养钵育苗或者穴盘育苗等护根育苗措施,进行带土移栽。
4、整地移栽:耕地前施足底肥,1.4米包沟开厢,厢面宽一米,耙地整平覆盖地膜。覆膜后打孔,孔距40厘米,每厢两行进行单株移栽。移栽定植时间选择晴天下午或者阴天进行。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并灌入药剂预防地老虎或蝼蛄等地下害虫的危害。移栽后一周内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成活率。
5、水肥管理:整地时施足底肥,从定植到开花期前期一般不进行追肥,如果土壤过于干旱,应进行浇水处理。在门椒坐稳之后应进行追水追肥。整个开花挂果期可进行2~3次的水肥管理。在整个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
6、病虫害防治:辣椒生长前期高温多雨,虫害如蚜虫蓟马螨虫白粉虱发生较重,生长期间需要多加预防,同时病害如病毒病、青枯病、疫病、细菌性疮痂病、茎基腐病等病害比较重,需要重点关注。病虫害防治要及时进行,特别是前期发展迅速,及时防治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7、采收上市: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来确定采收时间,以提高辣椒的单价获取较高的收益,生长后期需要预防霜冻天气对辣椒的影响。
五、辣椒“三落”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
辣椒生长期间时容易出现落花、落果、落叶(三落)的现象,其直接原因是花柄、果柄、叶柄的基部组织形成了离层,与着生组织自然分离脱落。其引起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温度过高或过低:气温高于35℃或低于15℃,地温高于30℃根系受损伤,造成花粉不育,致使不能正常授粉授精而导致落花落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播种季节。
2、水分过多或过旱:水分过多土壤容易缺氧,导致根系生命力下降或受损伤,吸收能力减退;土壤长期缺水干旱,造成植株水分供应不协调而引起落花、落果;应保持土壤湿润,合理浇水。
3、光照不足:长期低温阴雨雾天,或者种植密度过大,株行距不合理,光照不足植株生长过弱,也会出现落花、落果现象;应合理密植,及时整枝。
4、空气湿度过大,花粉吸水膨胀,不能从花药中散出,影响授粉授精;开花期间应加强棚室通风。
5、营养不均衡:生长期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发生落花落果;开花期挂过期应均衡施肥。
6、病虫危害:田间炭疽病、疮痂病、疫病和烟青虫等病虫危害也会引起落叶、落花、落果;应及时防治病虫害。
六、辣椒僵果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辣椒僵果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严重影响了辣椒的品质,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现将辣椒僵果的发病症状及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做下介绍:
1、辣椒僵果的表现症状及危害:
辣椒的僵果不会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实会变厚变硬,颜色比正常的果实深,当破开果皮后,会发现里面无籽或籽少。如果不采取措施植株生长会受到影响,并且影响后面的开花座果。
2、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温度原因:当辣椒开花前后遇15℃以下低温或35℃以上高温,会导致辣椒花粉败育和授粉受精受到抑制,子房内缺乏种子从而生长激素含量低,细胞生长不良,果实不膨大,形成僵果。
②营养失调:辣椒雌蕊营养过剩或不足时容易形成短花柱(长柱花和中柱花才可以正常接收花粉),导致雌蕊不能正常接收到花粉,雌蕊不能正常受精而形成僵果。
③微量元素吸收受阻:辣椒在形成单性果后,由于生长刺激量过少,影响植株对锌、钾、硼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形成僵果。
④其它环境因素:开花挂果期遇到干旱、弱光照、氮肥过重等因素,会影响其正常开花座果,容易形成僵果。
3、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合理均衡的施肥,不可偏施氮肥,注重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的补充。②辣椒花芽分化期要注意防止干旱,保持土壤湿润。
③在辣椒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授粉期,特别是保护地要做好温度控制,及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白天温度控制在22~30℃,不要高于35℃,夜间温度不低于 15℃。
④开花期间喷施含硼、钾、锌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或者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座果和果实肥大。
⑤对于发生的僵果需要及时摘除以免影响后期的开花挂果和植株的生长。
七、辣椒吊蔓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方式:辣椒吊蔓栽培采取单垄单行的栽培方式,一沟一畦1.3~1.5米,株距40~60cm,亩栽800~1200株。
2、吊蔓整枝:一般采用四杆整枝,门椒以上留四个主枝,用吊蔓绳分成四个方向吊稳,保持光照均匀。门椒以下的枝芽和老叶全部抹除。生长期间要除去无果空枝、下部萌生的直立徒长枝、内堂枝及徒长侧枝,留2~3节掐尖。到后期,不管是侧枝还是主干,只要无果就剪除,防止郁蔽。
3、肥水管理;重视底肥,及时追肥。基肥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50kg。门椒采收后及时进行追肥,一般每7~10 天进行追肥一次,以高钾型水溶肥为主,每次追施10~1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