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麦菜栽培技术

一、油麦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生长发育

1、油麦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油麦菜的耐寒温度大约为0℃左右,当气温低于0℃时有可能会被冻死。适合油麦菜发芽的温度为15~20,当气温高于25℃或低于8℃时一般不发芽。植株生长的适温为20~25℃,气温低于8℃时会停止生长,受到霜冻时叶子会打蔫,北方进入冬季后一般只能在大棚中种植

②光照:油麦菜是一种喜阳的作物,喜欢温和的光照,而不是强光照射。强光暴晒会导致油麦菜叶片灼伤。而油麦菜主要的食用部分就是叶片部分,一旦叶片受损,那么就是直接导致减产。

③水分:油麦菜种子发芽出土期需充足水分,要求保持苗床湿润。幼苗期和发棵期,为促进根系生长、秧苗粗壮,需要适当控制水分,增强土壤的透气性。莲座期后至叶球形成期,需要供应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叶球形成后,要减少灌水,均匀灌水,以防烂心。

2、油麦菜的生长周期

①幼苗期和发棵期:幼苗期生长适温16~20,从真叶显露至团棵需20~25天。该时期对肥水的需求不是很大,可以用清淡的肥水灌溉。

②莲座期:1叶序5枚叶片展开至第2叶序生成,心叶开始卷抱,生长适温 18~22℃,需15~30天。该时期做好肥水管理,可以每亩地间隔10~15天追施10千克三元复合肥。

③叶球形成期:莲座叶继续扩展至心叶加速卷抱,形成肥大的叶球,生长适温白天 20~22℃、夜间12~15,25℃以上叶球生长不良,容易引起腐烂。期间做好肥水管理,可以每亩地间隔10~15天追施20千克三元复合肥。

④开花结球期:生育适温22~29,温度在10~15℃时能正常开花,但不能结实,开花后15天左右种子成熟。

二、油麦菜主要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及催芽育苗:

选择优良品种,将种子用纱布包好后浸水3~4小时,然后取出放入冰箱冷藏室内10~15小时,有75%出芽即可播种。亦可将种子浸泡后悬吊于水井水面上方,每天检查翻洗。秋播苗**用小拱棚或大棚,出苗后注意土壤墒情,不宜过干过湿,及时除草,冬季栽培可于11~12 月播种育苗,前提是大棚要施好基肥,翻耕作畦,播种床土整平耙细,浇足底水,然后撒播盖好薄膜或地膜。出苗后及时揭去平盖的薄膜,加强管理,做好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苗期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夏季暴晒时要遮阴。

2、移栽定植:

定植地块深翻耙平耙细,将腐熟后的农家肥与复合肥、化肥混合均匀后撒施于畦面;整地施肥后,按畦宽 1.5~1.7米做畦,过宽不利于排水和人工操作。过窄,厢面靠边油麦菜容易倒伏。定植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栽后及时浇水。

不同的栽培季节,要灵活做好防晒防冻。夏季做好炼苗,太嫩不利于成活,应选择在阴天或下午定植,冬天定植选择晴朗的天气。

3、田间管理:

定植缓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以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亦可在定植前用封闭除草剂。苗后嫩草可以选用精喹禾灵预防。根据墒情适时浇水追肥。追肥可以穴施,也可以随水冲施。

三、油麦菜的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是油麦菜的主要病害。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近地面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的淡黄色病斑,叶背面长出白霉。随后,病斑变褐色,连成一片,全叶变黄枯死,并迅速蔓延至全株。数天以后,全田植株受害,一片枯黄,严重时可绝收。

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阴天气温较低、多雨、多露、多雾、光照少,品种单一、抗病性差、底肥不足、密度过大、通风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严重。可选用的药剂有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银法利,抑快净,使用时可复配代森锰锌。

2、灰霉病:该菌为害叶片和茎,叶片病斑初呈水浸状,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灰褐色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霉。茎部染病先在基部产生水浸状小斑,扩大后茎基部腐烂并生灰褐色或灰绿色霉层。高温干燥,病株逐渐干枯死亡;潮湿条件下,病株从基部向上溃烂。可选用的药剂有腐霉利,嘧霉胺,先正达美甜,先正达珍甜。

3、软腐病:叶片、茎或根冠有伤口时,容易被病菌侵入,开始出现半透明水渍状,2~3天后病部颜色变深,表皮略下陷,溢出白色细菌溢滴物,内部除维管束外都腐烂呈粘滑软腐状,有臭味。

高温、多雨、虫多、伤口多、黑腐病重以及地势低洼、播种较早、田间积水的地块,发病严重。可选用的药剂有可杀得叁仟,中生菌素,噻唑锌等。

4菌核病:地面茎基部先呈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向上扩展蔓延并腐烂,病部遍布白色丝状物和黑色鼠屎状大颗粒(菌核)。病株叶片变黄枯萎。可选用的药剂有菌核净。

5病毒病:油麦菜染病后一般表现为花叶,严重的矮缩并黄化。汁液和桃蚜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可选用的药剂有吗呱·乙酸铜,氨基寡糖素,辛菌胺醋酸盐等。

6蚜虫:除了生物防治外,可选用的药剂有烯啶虫酰胺,双丙环虫酯,溴虫氟苯双酰胺等。

7、蛞蝓:可选用的药剂有四聚乙醛。

四、油麦菜的采收

油麦菜在株高达到30cm时就可以采收。可分为一次性采收和劈叶采收。一次性采收时可用刀将油麦菜的根部齐根砍断即可,劈叶时留顶端5~6片叶,从叶柄基部劈下即可。待伤口晾干可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以促进新叶萌发,一段时间后可再次采收。收获时夏季在上午进行,冬季应在下午进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