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白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种子发芽温度在4~40℃之间,适温为20~25℃。种子经2~3天发芽,生长期适温在15~20℃,在2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易生长不良,易衰老,病毒病发生严重,品质明显下降。小白菜低温下春化:在温度2~10℃ 下15~30天完成春化。
2、光照:小白菜属中光植物。虽然要求光照不强,但在营养生长期也要求有较强的光照,如光照不足,易引起徒长,质量差、产量低。
3、水分:小白菜叶片面积比较大,蒸腾作用强,根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水补充,但是根系浅,吸水能力弱。因此,需较高的土壤和空气湿度。在干旱条件下,生长矮小,产量低,品质差。小白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也不同。发芽期需水量不多,但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保证种子吸足膨胀水达到发芽以及幼苗出土对水分的要求。幼苗期叶面积比较小,蒸腾量小,因根系浅,吸水力弱,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生长旺盛期,叶面积大,蒸腾量大,光合作用强,需水量大。
4、土壤肥料:小白菜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较耐酸性土壤。但喜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强的土壤.小白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氮大于钾,钾大于磷。
二、小白菜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选择:在长江流域,春小白菜可于2月上旬至4月下旬分批播种,夏小白菜一般在 5~9月分批播种,秋冬小白菜一般9月至10月上旬分批播种。如在保护地种植,可适当的提早或延后种植。
2、品种选择:根据播种季节选择抗病、高产、商品性好、适宜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
3、选地播种:选择向阳高燥、易排易灌的地块,采取窄畦深沟栽培方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 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作基肥。畦宽 1.2~1.5米,要求畦面平整,四周沟渠畅通。
条播或者撒播均可。播后2~5天种子出芽,视天气和畦面干湿情况浇水,需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均匀。夏播小白菜用谷草或者遮阳网覆盖为宜。
育苗移栽时,苗龄15~25天,行距15~2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
4、田间管理:
①水肥管理:齐苗后保持畦面湿润,视温度和天气情况浇水。宜早晚浇水,避免晴天中午浇。小水勤浇,可采用微喷设施浇水,避免畦面板结。生长期间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10千克。雨季时,及时清沟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造成病害的发生。
②间苗除草:生长期间一般间苗2次,**次在秧苗2~3片真叶时,使苗距达2~3厘米;第二次在4~6片真叶期进行,间苗后使苗距保持4~5厘米。间苗的同时拔除杂草。
③病虫防治:小白菜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粉虱、跳甲等;病害有猝倒病,软腐病,霜霉病等。保护地种植中使用防虫网可以减轻病虫害的侵染。
5、采收上市:小白菜的生长期依地区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消费需要而定。采收时切掉根系,并清除枯黄叶捆扎装筐上市。